(乡村智慧平台)江安镇红岩社区村平安乡村智慧平台筑牢乡村治安防控网提升基层“智理”新水平
原文标题:(乡村智慧平台)江安镇红岩社区村平安乡村智慧平台筑牢乡村治安防控网提升基层“智理”新水平
本文核心要素如下:智慧乡村服务应用下载、智慧乡村下载
江安镇红岩社区村位于南屏山深处,距县城10公里,辖区面积7.8平方公里,辖8个村民小组,现有1262户5019人,曾因山高路烂、交通不便,传统村落内危房连片、杂草丛生,一派萧条景象,2014年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。
近年来,红岩社区村以“旅游+产业、产品、景点、节庆”为主要发展思路,坚持“共建、共治、共享”多元共治理念,按照“政府倡导、企业推进、群众自愿”共建模式,创新“1+3+N”工作举措,大力推进平安智慧乡村试点工程,实现村居监控网络“全方位、全天候、全覆盖”,构建起由点到面、联防到户、技防到人的乡村治安防控体系,为全市乡村社会治理智慧化、智能化、精细化、专业化提供“红岩新样板”。
2018年,红岩社区村成功创建为国家级3A景区---江安柿子部落,实现全村整体脱贫;2020年1月被评为市级“六无”平安村。
一、坚持党建引导
构筑多元共治同心圆
红岩社区村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工作的引领作用,高度重视乡村智能化建设,全面统筹基层各方力量资源,广泛凝聚党员干部群众共识,整合基层社会治理合力,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积极为多元共治搭台子、安凳子、想法子,为智慧乡村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环境。
一是组织保障抓落实
成立江安镇红岩社区村智慧乡村平台推进工作领导小组,建立“1+1+1+8”协作推进工作机制,落实1名镇分管政法领导总牵头,1名镇社会治理办主任常指导,1名村书记强推进,8名村民小组长抓落实,明确智慧平台建设目标任务,并将任务细化到组、落实到人,全面加强与企业的协同配合,有效统筹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
二是党员示范强引领
红岩社区村党支部通过“走出去,学进来”等方式,开拓思维,积极创新,在智慧平台建设工作中,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,自发先行安装一批监控摄像头,并支持家人安装一批、动员亲友安装一批、广泛发动群众安装一批,强力推进智慧平台入户摄像头安装工作。
三是认识到位凝共识
将智慧乡村平台作为创新落实“枫桥经验”,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化,打通农村治安防控“最后一米”的重要项目抓紧抓实。通过会议、入户、村广播、等方式大力宣传智慧监控安装工作,进一步统一群众思想,凝聚工作共识,形成“广泛参与、人人知晓、共同支持”的良好氛围,有效提高知晓率、减少困惑率、获得支持率、提升安装率。
二、探索“三方”共建
打造全覆盖治安防控网
红岩社区村通过“政企群”三方共建模式,充分调动单位、企业、群众参与治理活力,将综治中心(政府)、雪亮工程(广电)、慧眼工程(电信、移动公司)、农户监控等资源进行整合,在乡村路口、街道、景区、聚居点、农户房前屋后均安装有监控摄像头,构建了“全方位、全天候、全覆盖”的乡村治安防控网络,有效填补农村视频监控盲区,打通农村治安防控“最后一米”,有力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工作。目前,红岩社区村已高标准打造智慧乡村平台,安装入户监控摄像头370个,入户监控覆盖率达到90%以上,公共区域监控摄像头44个,公共区域监控覆盖率达100%。
一是政府倡导“搭台子”
创新机制,探索多元共治模式,构建企业补贴开展建设、用户支付少量费用获得服务、政府不出费用增加视频监控的三方共贏局面;统一领导,强化安排部署,制定建设推进方案,确保目标任务明确,人员保障有力,工作推动有序;积极协调,广泛宣传引导,多方筹资投入20余万元,高标准打造红岩社区综治中心,为雪亮工程、网格化服务、慧眼工程等平台互融互通提供必要平台支撑,为推动智慧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环境
二是企业推进“作导演”
坚持“共建、共治、共享”原则,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乡村治理活力。电信公司、广电公司、移动公司等多家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优势,担当社会责任,紧盯群众需求,提升服务质量,制定多方案慧眼监控安装奖补政策,成立安装、维修专项团队,免费为村民安装入户摄像头,积极参与、推动智慧乡村建设工作。目前,红岩社区村智慧乡村平台已整合广电雪亮工程监控30个、移动入户监控50个、电信慧眼工程入户监控320个,公共区域监控14个,有效实现平台共建、资源共享、互利互惠、融合发展,推进社会和谐稳定,治安持续向好,人民平安幸福,形成了一套具有实践性的“红岩经验”。
三是群众参与“唱主角”
在智慧乡村平台建设中,充分尊重群众意愿,保障群众隐私,做好群众宣传,坚持“群众少花钱,企业补贴钱,政府引导干”的原则,将便民、利民、惠民因素融入到规划、建设、应用、服务等各工作环节中,有效满足留守老人儿童监护、方便民生政策宣传、服务农业产业发展等农村生产、生活的各方面,让农村变得更加美丽和谐宜居,获得广大党员群众一致好评和纷纷点赞。
三、创新“智慧+”模式
提升智能化乡村治理水平
构建“1+1+5+N”多元共治组织结构体系。落实1名村支部书记任中心主任,全面统筹中心工作;明确1名综治委员任副主任,负责日常工作协调;整合村民警、村法律顾问、心理咨询师、村民小组长、网格员5支专业队伍,强化多元服务;充分调动治安联防队、党员、群众、志愿者、乡贤、户代表等群防群治力量。发挥组织体系优势,依托平安智慧乡村平台,有效实现“智慧平台+民生服务、应急处置、违建巡查、矛盾摸排、治安防范、法规宣传、产业发展”等多元服务,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由“治理”变“智理”,全面提升智慧化乡村治理水平。
一是“智慧平台+基层党建”,实现民生服务“零距离”
创新“智慧平台+党建”模式,将农户监控摄像头与智能手机、村智慧乡村平台互联互通,实现视频语音共用共享,有效弥补村村通、雪亮工程等平台管理服务“最后一米”短板,真正做到党政方针、法律法规、村务、民生事项等宣传“零距离”、“点对点”、“高效化”。通过智慧乡村平台,为基层党建工作插上智慧化、科学化、现代化的翅膀,有效解决基层党建虚化弱化的问题,拉近党员、群众和党组织的关系,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。
二是“智慧平台+应急处置”,充当信息收集“前哨站”
红岩社区村综治中心按照“1中心1平台1张网”建设目标,实现“镇村户”三级联网,通过村路口、街道、景区、聚居点、农户房前屋后安装监控摄像头,实现对村情村况“全覆盖、无缝隙、精准化”掌握,可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村内治安状况、矛盾纠纷、突发应急、违规搭建、防汛火灾等信息,为村综治中心及时整理上报,采取针对性举措,做好精准化应急处置提供有力保障,真正发挥乡村治理“前哨站”、“指挥所”作用。
三是“智慧平台+治安防控”,构建平安和谐“新农村”
通过智慧乡村平台,为治安防控预警、预防、决策、处置提供强有力支撑,着力实现村民防范意识有提升、治安防控威慑力有提升、违法案件侦破率有提升,做到“问题早发现、矛盾不上交、人员不上行、平安不出事”。近年来,红岩社区村无一起治安刑事案件,乡村治安状况良好,乡村更加和谐富荣,村民获得感、平安感、安全感明显增强,2017年被评为省级“四好新村”,2020年1月被评为市级“六无”平安村。
动动手指让更多人知道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江安政法 ∣让政法知识贴近您的身边 ▼更多法治报道,请关注我们▼请为我们的努力点击“在看”↓↓↓